乐竞体育中国官网-柏林站王欣瑜1-2前温网冠军无缘巡回赛首冠的简单介绍
龙华,
正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
这场宏大事业之中,
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坚实的文化实力,
既是“一城四区”的重要内涵体现,
也奏响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近年来,
在加快建设“一城四区”进程中,
龙华区宣传文化战线在
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
着力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
在创新发展中彰显特色,
在诸多领域取得新突破。
过去一年,
值“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
龙华区(原龙华新区,下同)
主要领导余新国、陈清多次主持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宣传文化工作,
研究制定宣传文化领域的重要文件和政策。
龙华区宣传文化战线牢牢把握
团结鼓劲、昂扬向上主基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全区宣传文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为“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
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舆论支持,
鼓舞全区人民为早日实现
“一城四区”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宣传文化,
已成为引领龙华发展的精神力量。
思想引领发展:
理论宣传更具感染力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2016年,龙华区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学一做”等专题,召开9场党工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重中之重,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全区累计发放的1万本学习读本,成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精神食粮,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人心。
开展2016年深圳第十七届读书月活动
上述做法充分体现了龙华区委区政府注重思想引领发展,把理论武装工作在大众化、通俗化方面深入拓展的思路。近年来,围绕“四个全面”、改革创新等主题,联系本区改革、发展的工作实际,龙华区累计组织党工委中心组学习会60余场。全区先后组织100多项深圳读书月主题活动,2016年组织深圳第十七届读书月32项主题活动,涌现出“清湖学堂”等市级读书月品牌,推动形成全区上下浓厚的读书氛围。他们还利用视频终端、宣传栏和公益广告等平台开展宣传,全区理论宣传工作更具感染力。
舆论平台拓新:
传播龙华好声音
2017年1月7日,不少龙华人在朋友圈里转发一条微信,满怀自豪。
微信《今天,龙华区来了》刷爆朋友圈
当天是龙华区挂牌成立的好日子,由龙华区新闻中心组织策划,龙华网编写、制作的微信《今天,龙华区来了》,为读者铺开了龙华化蛹成蝶的美丽画卷,两天内点击量突破40万人次。不少龙华人纷纷跟帖,写下了自己与龙华这座城的故事,和对家园的祝福。
2016年龙华龙舟文化艺术节的龙舟比赛
2016年,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龙华区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龙华强化新闻舆论引导力,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围绕“三会一仪式”(龙华区一届一次党代会,区一届一次人大会、政协会和行政区挂牌仪式)、城市管理治理年、龙舟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先后推出20余次大型宣传策划和“发现龙华之美”等2次大型图片展,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播发)正面报道7000多篇,其中重头稿件800多篇,全方位、多角度展现龙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传播了正能量。
“记者走龙华 市民看变化”活动
新形势下,龙华区宣传文化部门敢于抢占新媒体传播制高点,以创新思维优化全媒体宣传平台,单独发行《龙华新闻》,龙华频道正式上线,《问政龙华》电视访谈节目正式开播,区电视新闻制作基地投入使用,多媒体融合创新,凝心聚力传播龙华好声音。在如火如荼的“双提升”综合整治行动中等区重点工作中,龙华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龙华,传播“双提升”整治成效,写出了大量“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报道。
“书记信箱”限时办结率达94%
龙华区还把宣传舆论单向输出“1.0时代”提升为吸引居民参政议政、“有来有往有商量”的“2.0时代”,最好的例子就是完善后全新上线的“书记信箱”问政平台,收到有效信件3500封,限时办结率达94%,解决了宝龙新村脏乱差、京基混凝土搅拌厂噪音及扬尘扰民等一系列老大问题,及时有效纾解了诸多舆情热点,为更好地汇聚民情、服务民生做出了贡献。
文明孕育暖意:
社会共建美丽家园
走到斑马线旁,周霞正盘算着“要不要横穿过去”时,好几辆车像约好了似的,陆续停在了斑马线前。她愣住了……一位司机从车窗探出身,微笑着挥手让她先过。
文促会会员向市民派发文明宣传单
过去一年多来,龙华区城市面貌发生的变化背后,是以群众唱主角的文明创建工作的大提升。龙华开展“七彩阳光·筑梦龙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等活动,带动数十万家长参与文明行动,其中4家单位还成为市示范点;深入开展市关爱行动75项主题活动,关心帮助广大困难群众;全面开展市民文明素养提升60天专项行动,创建了38个公共文明示范点,文明微信热帖累计阅读80多万人次;组织开展“闪亮龙华人”等评选活动,龙华各行业涌现出一批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一座座道德灯塔昂然挺立;举办12期“参与双提升,文明我接力”社区文明周活动,参与人数达10万人次;推动300余个文明薄弱点得到整改提升,公共文明测评成绩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全市第6。龙华区还是全省率先成立公共文明促进会的地区,该经验已被全市推广。
“参与双提升,文明我接力”社区文明周活动
在龙华,文明孕育暖意,文明激发了城市活力,更凝聚了社会合力,增强了市民的家园意识。通过宣扬文明先行,城区文明正在共享、创新的主题中统筹发展。
文化体育惠民:
为城市注入活力
促进文体惠民,改善文化民生。龙华区通过广泛开展活动,为市民送上了一道道丰富的文体大餐,构建“十分钟文化圈”,让文体惠民更具亲和力。
音乐剧《风雨白石龙》盛大首演
去年以来,文化活动继续在龙华推陈出新,体育赛事华丽升级。全国首家音乐主题公园——白石龙音乐文化公园开工建设;龙舟文化艺术节、羊台山森林音乐会、长征组歌大型交响音乐会等成功举办,已经成为龙华闪亮的文化名片;龙华重点打造历史题材客家音乐剧《风雨白石龙》进行了盛大首演,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235场文化惠民活动送到龙华的大街小巷,极大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生活;龙华还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基层展演活动30场,让非遗文化在龙华生根发芽。
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
2016年,龙华区还成功举办ITF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开展了全民健身体育嘉年华赛事活动,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赛事、天天有活动”。此外,龙华投资977万增设了一批社区公益体育设施,龙华文体中心等5个大型体育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全面提升龙华城市健康活力。
观澜体育公园开工建设
回溯5年来,全区累计实施48件文体类民生实事,中国版画博物馆成为全国最大的版画专项博物馆,236片社区体育设施建成投入使用,观澜体育公园开工建设,成功举办“观澜版画国际双年展”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文艺精品获80项国家、省级大奖……
跻身支柱行列:
文化产业总量质量“双提升”
龙华文化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观澜美联红木设计制作的“官帽椅”和观湖国瓷永丰源创作的“夫人瓷”精彩亮相G20杭州峰会……
2016年,龙华以“1+9+10”强大阵容亮相文博会
2016年,在文化强区战略的引领下,龙华文化产业从业人口成倍增长,产业增加值更是翻了几倍。龙华区注重创意创新,文化产业在质量型、内涵式轨道上蓬勃发展。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94.32亿,占GDP比重从新区成立之初的3.2%提升至10.5%,创造营业收入794.55亿元,文博会分会场、活动点数量从5家增加至19家。去年龙华区以“1+9+10”强大阵容亮相文博会,总交易额达161.13亿元,较2012年70.8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全区134个文化项目受到政府专项资金资助共计3455万元,同比增长22%。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龙华园区项目启动,认定18个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龙华文化产业的特色日趋明显,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发展,一批品牌企业已经走出国门,登上世界文化舞台,极大提升了龙华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首届“深圳匠人嘉年华”
全区各街道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如观湖街道举办了首届“深圳匠人嘉年华”,民治街道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家庭评选,龙华街道启动了“音为有你”青工音乐基地建设,大浪街道举办了第十届深圳客家文化节,福城街道大力完善社区文体设施,观澜街道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
内容来源:龙华区委宣传部、深圳特区报
编辑整理:问答龙华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